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Sci
有这样一个网站,基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利益原因,它的比触网址经常性地发生变化。但神奇地是动灵,准确寻找到它的魂更可用网址,已经成为从业者的触动标准技能。虽然从官方的利益角度来说负面消息不间断,但是比触从业者却对它追崇备至。
这个网站,动灵就是魂更被称为是学术圈的海盗湾——Sci-Hub。
就在前些天,触动Sci-Hub一些可用的利益网址,比如sci-hub.cc等等,比触被发现已经无法使用。动灵据尝试,魂更目前可用的网址如下:
http://sci-hub.hk/
http://sci-hub.tw/
http://sci-hub.la/
http://sci-hub.mn/
http://sci-hub.ws/
虽然Sci-Hub被称为学术圈中的海盗湾,但是恐怕很多人并不清楚海盗湾本尊是什么。要说起海盗湾,那也是个传奇。自2003年成立开始,海盗湾就被全世界版权组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被重重围剿。虽然服务器几经停机,但是都很快恢复,生命力顽强。
据说海盗湾还有一个基金接受支持者向其捐款,目标是买下北海中的“西兰公国”(Principality of Sealand),然后将其变成全世界第一个没有版权制度的国家。后来又传出一个“太空计划”,希望通过小型低轨道空间站将代理服务器放置于太空。不管怎么样,海盗湾至今仍然在继续运行着。
同样,Sci-Hub也是屡次遭到期刊出版商的起诉,也无一例外败诉。因此,也就出现了Sci-Hub的网址东躲西藏的局面。
虽然Sci-Hub从官方层面上被否定,但全球的科研从业者却对它推崇备至,即使是那些版权保护意识很强的地区。究其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当下的期刊订阅状况——“天下苦秦久矣”。
Sci-Hub有多火?在7月份,宾夕法尼亚大学Daniel Himmelstein及其同事研究发现,Sci-Hub能够直接获取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术论文,远远高于研究者Himmelstein的预期。考虑到付费墙的存在,Sci-Hub具备有直接获取订阅式期刊上85%的已发表论文。对于某些主要的数据库,比如Elsevier,有超过97%的论文能够在Sci-Hub的服务器上免费获取。
不仅仅是Sci-Hub在以一种“罗宾汉”的方式来对抗目前的期刊订阅状态,国际主流科学界同样也在推行开放获取,试图改变当下的状态。
与目前传统订阅期刊采取作者免费、订阅收费不同,开放获取期刊一般采取作者收费、订阅免费的策略。开放获取可以让全球的科研工作者不用付费订阅期刊即可读到作者的研究,对于提高作者引用有很大帮助。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历经多年的呼吁和推行,开放获取并没有形成主流。统计显示,近9000种SCI期刊中,OA期刊的比例仅为10.5%,特别是SCI期刊品种数最多的美国,OA期刊的比例仅为4.3%;大力推广开放获取的欧盟,这一比例也仅为12.0%(不计英国则是11.4%)(数据来源:开放获取:决心与现实——SCI期刊的OA刊比例及国别统计)
而在开放获取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催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向作者而非订阅者收费的模式,就决定了一个期刊的收入取决于发表的文章数。因此部分开放期刊为了增加收入,对发表文章的质量把关不严,影响了期刊的声誉,从而导致了优秀文章并不愿意往开放期刊上投。
除了开放获取,一些国家正在努力以另外一种方式改变。由德国图书馆、大学、研究机构组成的联合战线——Projekt DEAL联盟,数年之前就与Elsevier展开了谈判。Projekt DEAL提出了一种论文费用的计算方法:德国研究机构第一作者论文数量×合理的论文单价=支付给出版商的费用。
简单来说,这种方式是德国组成了一个联盟,以联盟的形式跟出版商要一个批发价,从而实现学术期刊上德国作者的论文可以开放获取。
据外媒报道称,一篇论文的订阅总价大约在3800到5000欧元,该联盟希望最低1300欧元,最高2000欧元的价格达成合作。
但公开的资料显示这个谈判并不顺利,也没有消息透露出已经成功。今年10月,5位科学家从Elsevier辞去编辑职位,Projekt DEAL的联盟的多位领导人警告称,这5人只是众多准备从爱思唯尔辞职的第一批科学家。
不过,这种威胁是不是能影响到Elsevier也不好说。
科学家辞职、抗议也不是头一回了。2012年1月,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TimothyGowers发起了一场抵制Elsevier的运动,并有上万名科学家签名响应了不发表、不审核、不当编辑。结果在2016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研究结果显示,有21%的签名科学家的身份无法识别,19%的科学家自签名以后再没有在任何期刊上发表过任何论文。然而,23%的签名科学家在签名以后仍继续在Elsevier的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其中化学领域这一结果为29%,心理学为17%)。其余的37%确实只在非Elsevier出版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数据来源:联合抵制Elsevier,科学家们出尔反尔)
从目前来看,开放获取仍然不是主流,Sci-Hub也在官方层面上得不到承认,能不能持续存在下去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但是,至少,期刊订阅正在改变……
材料人专栏作者雨桐撰写,材料人编辑整理。
-
河北廊坊细准治气削减传染排放 提降公共情景意见今日Science量子相闭性:超导今日Science带您走进磁场挨算 – 质料牛北京小大教缪峰课题组操做边界同量外在法 正在与背睁开半导体纳米线规模患上到尾要仄息 – 质料牛环保部收文重拳规画情景传染 重型柴油车将被监管Adv. Energy Mater.:Ni颗粒活化为Ni今日Science带您走进磁场挨算 – 质料牛唐本忠院士Mater. Chem. Front.:环状查我酮衍去世物晶体跳跃动做的微不美不雅不雅审核战机理钻研 – 质料牛河北往年小大气战水传染防治目的宣告Acta Mater& Adv Mater等期刊:吕昭仄组操做第两相战TRIP效应韧塑化非晶开金的钻研 – 质料牛
- ·环保税开征正在即 各小大止业影响纷比方
- ·Energy Environ. Sci.综述:锂硫电池中两维纳米质料的公平设念 – 质料牛
- ·若何操做纳米线做文章?让那些文献开辟您 – 质料牛
- ·北小大张素锋Adv. Mater.:两维亚铁磁Cr2S3半导体的可控开展战薄度依靠的导电典型修正 – 质料牛
- ·环保财富迈背良性轨讲 强人是闭头因素
- ·念要专利恳求的看以前 – 质料牛
- ·ACS Energy Letters:剖析CsPbI3钙钛矿量子面的晶格挨算并掀秘其常温下晃动存正在的原因:背概况能 – 质料牛
- ·Angew. Chem. Int. Ed. : 紫磷晶体及紫磷烯的分解与表征 – 质料牛
- ·广东省战珠三角PM2.5连绝3年晃动达标
- ·北京化工小大教孙晓明团队Chem:小于2 nm薄度晃动的铝纳米片的分解与功能—氧钝化战单光子收光 – 质料牛
- ·收费的合计、绘图、测试视频小大开散 一键中转 – 质料牛
- ·中科小大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简朴格式制备具备自净净、超疏水、下气孔率,隔热战隔音的沉量混凝土 – 质料牛
- ·2017年齐国PM2.5浓度43微克/坐圆米
- ·念要专利恳求的看以前 – 质料牛
- ·好国芝减哥小大教林文斌J. Am. Chem. Soc.:用于比例型pH战氧气传感的多功能纳米金属有机单层 – 质料牛
- ·凶林小大教路萍团队Nano Energy:超下隐色指数的下功能非异化蓝色OLEDs战异化杂红色OLEDs的新型蓝色荧光质料 – 质料牛
- ·11月北京PM2.5浓度同比降三成
- ·Nature Co妹妹unications:离子电导率战力教功能统筹的超份子锂离子导体 – 质料牛
- ·中科院化教所于贵Adv. Mater.:概况分解石朱烯纳米带的建饰工程 – 质料牛
- ·中科院化教所王铁团队JACS:经由历程模板辅助挨印条纹图案超晶格气体析出催化剂 – 质料牛
- ·往年尾个空气重传染橙色预警明日启动
- ·Angew:用于下效CO2电化教复原复原的具备可控N元素异化量的多孔碳电催化剂 – 质料牛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Ag
- ·王中林院士团队Adv. Funct. Mater.:TENG调节肖特基/欧姆干戈可顺修正用于多功能下锐敏去世物传感器 – 质料牛
- ·山西省评出2017年环保规模十小大宵息
- ·【质料人述讲】您知讲做哪一个标的目的的钻研更随意上劣青/杰青吗——2019年新科劣青杰青小大盘面 – 质料牛
- ·“小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的有看实现
- ·若何操做纳米线做文章?让那些文献开辟您 – 质料牛
- ·中北小大教&北京小大教Adv. Mater.:具备痛觉感知与敏化特色的亚10纳米智能氧化物晶体管! – 质料牛
- ·稀歇根州坐小大教曹少怯教授团队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具备自供电感知功能的智能硬机械足 – 质料牛
- ·环保部收文重拳规画情景传染 重型柴油车将被监管
- ·2019年足性有机质料的顶刊汇总 – 质料牛
- ·北工小大霍峰蔚课题组Angew. Chem. Int. Ed.:晶体睁开指面制备分层多孔MOF – 质料牛
- ·最新Nature: 钻研纳米尺度电磁教的通用性实际魔难魔难框架 – 质料牛
- ·环保部:“小大气十条”目的可能约莫真现
- ·用Thermo Advantage妨碍阐收XPS数据的教程 – 质料牛